• 首頁 中國改革論壇網 論壇網-全面深化改革 論壇網-改革綜合

    孫慶聚:堅定不移地走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時間:2022-08-11 19:04 來源:人民政協報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強調指出:“我們推進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述,再次鄭重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應當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根本性的時代之問、歷史之問。其關鍵詞是“中國式現代化”,核心命題是“必須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它清楚地告訴我們,始終保持高度戰略清醒和堅強政治定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式現代化之路,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因此,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內涵和本質特征,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非同尋常的決定性意義。

    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內涵和本質特征,必須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屬性。中國式現代化,既具有一般意義上的現代化共性特征,又具有中國式現代化個性特征。它既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板,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中國式現代化同西方資本主義的現代化具有本質的區別。資本主義的現代化是以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為基礎,以資本為中心,以實現剩余價值最大化為根本目的,以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為基本特征的現代化。社會主義的中國式現代化,是以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為基礎,以人為根本,以人民為中心,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終極目的的現代化。這些都足以顯示中國式現代化的進步和高尚。

    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內涵和本質特征,必須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最核心主導和最根本保證。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雄辯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中國共產黨也不可能有中國式現代化。因此,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就要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征程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從而自覺地把堅持和實現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貫穿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過程和始終。

    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內涵和本質特征,必須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就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為指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和實踐新發展,迫切需要我們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實踐已經并將繼續證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科學指導思想,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指導思想。

    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內涵和本質特征,必須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一種文明新形態,它追求的實際上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整體文明素質、文明程度的進步和提升。這種文明素質、文明程度的整體性進步和提升是全面的、綜合的,表現在方方面面的。其中最主要最集中的表現,就是“五大文明”的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共同進步。而欲達此目的,只有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科學指導下才能做得到。所以,“五個文明”協調推進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征,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顯著標識。

    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內涵和本質特征,必須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和根本要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否則就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不叫中國式現代化。

    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內涵和本質特征,必須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是和平發展的現代化。所謂和平發展的現代化,就是既不走西方傳統資本主義大國依靠對外擴張、掠奪、剝削實現現代化的邪路,也不走某些后進式現代化國家靠依附性發展而喪失自主獨立性的歪路。中國式的現代化立足于中華文明崇正義、尚合和、求大同的優秀思想傳統,秉持科學社會主義辯證否定和自主發展原則,既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的現代化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強調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充分吸收人類文明積極成果,既發展自己又造福世界,從而實現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和諧發展和基于平等競爭原則基礎上的和平發展。由此可說,中國式現代化既超越了狹隘的民族主義和虛偽的普世主義,又順應了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走出了一條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共贏取代獨占的和平現代化新路徑,展示了一種以持久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以普遍安全實現共同繁榮的和平現代化新模式,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概括:中國式現代化最核心的內涵主要有三:一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二是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三是走和平道路,實現和平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最本質特征主要有二: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指導。中國式現代化最根本屬性是社會主義?;谝陨险J識和把握,我們對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就有了最堅強的定力、最充足的底氣。讓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堅定不移地走好中國式現代化之路的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作者系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首頁
    相關
    頂部